- 非京籍家长再赴北京市教委望放开异地高考
- Steve发布于 2012/10/26 23:00:47 | 22131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关键词:高考 非京籍家长 北京市教委 异地高考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周丽丽
10月25日上午,非京籍家长再次来到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反映尽快放开“异地高考”的诉求。自国务院8月底批复教育部等四部委制定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后,一些非京籍家长已到教育部呼吁出台政策转向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落实。
此次前来北京市教委的非京籍家长有40位左右,分别来自河南、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从9月6日开始,我们每周四都来,”刘女士说,她的户口在海南,2000年来到北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北京上学,现在已经高二了。家那边的教材、口音、生活环境都跟这里不一样,突然让孩子转回去上学,怕适应不了。最关键的是,现在就是想回海南考也考不了,那里考试需要当地三年的高中学籍,这孩子在这已经上到高二了。”
在北京市教委门口,一位举着“苦盼就读地高考——有九年在京学籍的四川学生”字样纸板的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从小在这长大,正在读初二,这个事情如果解决不了,那得送她回老家。”
在国务院批复教育部等四部委制定的意见中,曾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不过目前北京尚未公布具体的时间表。
此次学生家长向北京市教委递交了五项信息公开申请:北京市关于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简称:随迁子女就读地中高考)具体办法的研究情况及实施的时间;北京设随迁子女就读地中高考(考试和录取)资格的认定标准;2013年非京籍高三学生是否具有在北京报考及考试的资格;北京市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北京市如何保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计划措施。
非京籍家长代表之一邵女士认为,相关部门信息不公开、态度不明朗的问题给非京籍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同时造成了同一城市里不同群体间的矛盾。据其介绍,10月18日,部分京籍青年到信访办以北京教育资源有限等原因,提出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的诉求。双方曾发生了争吵。
对于非京籍家长代表反映的问题,负责接待的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工作人员表示,“关于方案研究的过程和解读不便透露”,涉及到今年在京非户籍高中应届生回乡报名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承诺会尽快向上级汇报。
- 名片难换<<上一篇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报名数三年连降后再创新高
精彩评论
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 credit report free from all 3 bureaus
web对新闻:2013年全国高考各省作文题公布,引发网友热议的评论
神州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考生多元,众口难调。让我想到,当年韦氏量表引入中国进行的多次修订,用以建立并符合本地常模。同理,一张考卷要照顾到南北迥异文化,谈何容易。退一步说,与其鼓励孩子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的那些与其生活严重脱节的考点,不如分域而测之,另外再转化标准分来得科学。另,西式教育也是近百余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干嘛就非得高考呢?“学”本就是件随时随地可发生的行为,现今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完全可以找到适合不同个体需求的资源。
子悦对新闻:“异地高考开口子,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可怕”的评论
孙见坤不能进入复旦固然令人惋惜,但媒体报道的不实夸大也让人深恶痛绝,这明显是在挑起事端
匿名人士对新闻:大学和招办,到底谁说了算?的评论
鲁迅、毛泽东、比尔盖茨都没有大学毕业,没啥了不起,大学不录用你,那是大学的损失,不是学生的损失。正好自由,若还是想感受大学氛围,可以做校漂啊!乐学网支持你!
旁观者对新闻:“最牛满分作文”作者遭遇升学尴尬引热议的评论
我一朋友被请到河南做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因为那里2名省重点高三学生自杀。另外还有浙江、江苏、安徽、广西、陕西、山东等地,好像死亡率不输给猪流感、、、、、
心理边对新闻:高考分未达本二负气离家 民警用QQ聊回女生的评论
楼上的同学不要泄气,海一点哦。也许是被卡卡弄特了吧,现在又好了,全文欣赏啦!
卡卡不弄特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也不知道你们怎么发新闻的,发到一半就断了。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就这样,让我海有什么话好说呢?
卡卡罗特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哈哈哈
匿名人士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太可爱了,这个文章可以让所有得0分的人笑出声来,让给别人0分的哭笑不得
娃娃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今天有人结婚放鞭炮,结果刚开始,不知哪里冒出一大堆家长,拼命把鞭炮踩灭,说不可以影响学生高考。新郎新娘委屈地说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大事,家长们群起而攻之说“不能因为你们的终身大事而误了我们一家的终身大事”
旁观者对新闻:家长花1.5万订3天高考房 专家:照顾过度给考生加压的评论
给孩子订这种高价房间的家长,要么是暴发户,要么自认为在孩子教育方面是失败者
旁观者对新闻:家长花1.5万订3天高考房 专家:照顾过度给考生加压的评论
现如今的高三学生都怎么啦,来例假也怕的啊,不就考个大学嘛,不多找主观原因,老是找客观原因,真没出息!
匿名人士对新闻:误认为例假期"变笨", 高考时适逢例假来别慌的评论
这不是老早语言大纲里就有的吗?
chou对新闻:【高考】上海09年语法考试将首次进入中高考命题范围的评论
你们就这样恶搞吧,中国足球被你们玩趴了,现在又开始玩起中国教育了,小心一点把大腿玩掉了!!!同时庆幸,没生在那地,那时!
皮蛋对新闻:考生姓名不能超过四个汉字?胡闹!的评论
四个汉字似乎过于苛刻了吧,但是。。。。我国汉族户籍人口中最长的姓名达到了15个字。。。。我寒~~~这到底还是在起人名吗?
PP对新闻:考生姓名不能超过四个汉字?胡闹!的评论
教育部门真不要脸!作为吃纳税人饭官员,居然还要从这种事情上抠老百姓本已瘪塌的钱包,应该建议政府取消这种烂肚肠的做法!
匿名人士对新闻:168查分学校昧良心窃考生财的评论
写这个文章的大概是个记者吧,有点愤青味道,只是下次记得采用的数据要更新一下,别用好几年前的数据来说明现在的事情(都08年底了,还在用05年的数据)
匿名人士对新闻:扩招50万人决策只用10来天的评论
我觉得这些题目不仅在考学生,更是在考考官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港大面试题给中学教育的启示的评论
一门心思奔大学或名校,不容易啊!就是不知道是孩子的意思还是家长的意思。记者怎么这也不采访清楚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今年复读生占高考报名15% 杜绝复读难的评论
考考大家的应变能力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
匿名人士对新闻:10年换5方案 考生成中国高考的"小白鼠"的评论
中职就业率这么高? 那还读大学做什么啊,什么都学不到不说还浪费青春 把他们的平均工资和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拿出来比比就知道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96% 今夏报考继续升温的评论
对外地生源是好了,对本地生源就惨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在沪部属高校将减招本地生源 降至30%以内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