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教出一个数学天才
- Steve发布于 2012/12/4 22:09:32 | 8124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关键词:心理 青少儿 数学 天才
-
对数学感到头痛的父母常常害怕这样一件事情:教育同样厌恶这个科目的孩子。
塔米•乔利(Tammy Jolley)是阿拉巴马州麦迪逊县(Madison)的一名法院官员,她说自己就是患有“严重数学恐惧症”人群中的一员。在高中、大学时代好不容易熬着学完了代数学与统计学的课程后,乔利现在又得给自己九岁的儿子杰克辅导数学作业了。她说,这么做会让她“想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啊哈,数学真难,我知道你为什么学不明白了。’”但乔利还是硬着头皮、强迫自己去鼓励儿子学数学。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数学对孩子成功的重要性。2007年刊发于《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学生在幼儿园时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是他们在日后学习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预报器,其预示作用甚至超过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由于美国青少年在数学成绩上继续落后于全球其他国家的同龄人,这个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0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最新结果显示,与其他33个工业化国家的学生相比,美国孩子的数学成绩低于平均分。
从孩子蹒跚学步开始,父母就在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对这个科目的态度到掌握数学技能都是如此。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学和比较人类发展学教授苏珊•C.莱文(Susan C. Levine)针对44名学龄前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一项长期的家庭研究。该研究发现,那些经常跟孩子谈论数字,用肢体语言和文字语言解释空间关系的父母常常在子女四岁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了更强的数学观念。
Jason Schneider但很多父母却在无意中令孩子对数学心生畏惧。休斯顿教师、数学教育指南网站MathFour.com的出版人邦•克劳德(Bon Crowder)说,当孩子问到一个数学题目或家庭作业时,那种回答说“我对数学一窍不通”或者“我都有20年没碰过数学”的父母其实是在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观念:这个学科是令人生畏的,他们很可能也将无法攻克它。
研究人员和教育专家称,那些患有数学恐惧症的父母也能教出一位数量分析家,但前提是他们得先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就意味着,家长要停止消极的对话,并将数学游戏和问题揉进日常生活中,就像他们教孩子读写那样。父母还得鼓励子女要勇于钻研数学难题,不要害怕费脑子。
教数学可以从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开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天体物理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Adam Riess)小时候就喜欢向他父母问东问西,常常都是一些数学问题,而他们觉得这是孩子好奇的天性,所以都一一耐心解答。里斯回忆道,八岁那年,他和家人一起驾车出游,“我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问:我们快到了吗?我是看了里程路牌和车速仪表盘然后算出了到达那里所需的时间。”里斯博士说,“数学于我而言很有用。”
父母也不是非得都懂数学,然后才能帮助孩子在这个科目的学习上有良好的开端。莱文博士说,家长可以教孩子在数字与实物间建立一种联系──在教三这个数字时,可以给孩子三个Cheerios麦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这比让他们背诵一串数字强多了。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拼图游戏,或者借助肢体语言向他们表述像“更高”和“更矮”这样的概念。这些都能逐渐强化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而这又与习得更强的数学技能息息相关。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学教授凯利•米克斯(Kelly Mix)说,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积木游戏,鼓励孩子模仿着堆建你砌好的房屋,用这样简单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对于空间的认知。
菲奥娜•卡梅隆(Fiona Cameron)是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Pasadena)的一名财务顾问,她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曾备受数学的折磨,但如今她仍在试着培养两个孩子──五岁的伊恩(Iain)和三岁的梅莉(Mhairi)──对数学的兴趣。卡梅隆说,她会让孩子们在睡前翻看图形书并认出那些图形,像一条鳗鱼身上的“条-条-点”之类的。卡梅隆还会从“睡前数学”网站(Bedtime Math)上挑选一些日常问题来问自己的孩子。“睡前数学”是一家专门帮父母将数学知识融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非盈利网站,建于去年2月份。
这家网站的创始人劳拉•毕洛多•欧文德克(Laura Bilodeau Overdeck)曾是新泽西州萨米特市(Summit)的一名高科技策略顾问,她说,睡前数学网站每天都会发布一个好玩儿的、与日常生活和时事相关的数学问题,像奥运会之类的,然后促使孩子们一边动脑筋想办法解答,一边和父母谈论解决方式。
在厨房烘焙糕点时,卡梅隆让两个孩子将鸡蛋敲开一分为二,在这个过程中,她向孩子解释了分数的概念。而给玛芬纸杯蛋糕加馅儿也演变成了一个减法问题,“如果一共有12个玛芬纸杯蛋糕,我们已经给八个加了馅儿,我们还需要再加几个?”卡梅隆说,多亏了这种嵌入式数学教学法,她的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当子女将数学作业带回家做时,许多家长必须冲破分数和排名至上的窠臼,鼓励孩子努力尝试、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莱文博士的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而非正确答案上,九岁的孩子会更有热情去应对新的数学挑战。
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Rockville)的数学教育顾问、NewtonsWindow.com网站(一家帮助父母和学生学数学的网站)创始人苏珊娜•萨顿(Suzanne Sutton)称,父母陪在孩子身边一起钻研其实很有用。那些在尝试中失败、又能从失败中站起的家长能教会子女这样一件事情:凡事往好的方面看、竭尽全力去应对挑战。
克劳德说,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出手帮助孩子,那起码不要朝他们表达出你内心的焦虑和沮丧。相反,你需要做的是告诉孩子,你会在别的时候换种方式陪伴他们,那样会更好。而在学数学的时候,你该为他们找一位家教或别的什么人来指导。
还有一种选择:花钱雇你的孩子来教你数学。多年前就曾有一位家长问萨顿,在自己对教学大纲都无法理解的情况下,该怎样帮助她青春期的儿子学习艰深的代数课程。萨顿告诉这位家长,让她选出最难的问题,然后花钱雇儿子就此写一份报告并教会她。后来,这位妈妈选了对数这一章。
萨顿说,当这个儿子只给出了流于表面的解释时,他妈妈回应道,“你没有履行我们的协议。我不明白对数的含义。”儿子又深挖下去,再试着讲解了一次。终于,在儿子的辅导下,这位妈妈弄清了对数的概念。
在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代数课程中最艰深的章节后,这位少年后来的学习一直都不错。
Sue Shellenbarger - 1972年滚石都干了些什么?<<上一篇 下一篇>>一场由创客们定义的造物运动
精彩评论
僵乎--心理学,这学科本就浆糊。
匿名人士对新闻:乐嘉的心理江湖的评论
正是有了风险偏好及风险规避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异,才有了交易市场存在的空间。
懂了对新闻: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运用在经济决策分析中的评论
不错
路过对新闻:华师大心理学院推出音乐心理剧工作坊的评论
性别不在两腿之间,而在两耳之间。发人深省!
匿名人士对新闻:他是女生的评论
梦见打人意味着什么呢?还有,在梦里和已故的亲人说话?
胖胖对新闻:男女噩梦有差异,五种最常见的噩梦有何含义的评论
补充:笑也是人类最容易识别的表情,相比于哀、厌等。
润轩对新闻:“笑”中有学问:一种社会性反应,动物也笑的评论
这种测试的原理是:无意识的目光游移常常意味着心思不定,游移越厉害心思越困扰不定。若游移,就会觉得这幅图在动。问题是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可能游移或者漂移的,因为我们的眼球是靠6根肌腱悬空在眼框里的。
润轩对新闻:据说小孩看这幅图片是不动的的评论
最好的拜年短信是“祝XXX(机主的称呼)新年快乐”然后后面有落款。这样保证:不是批发、朴实无华、让收信人觉得这个短信的确是给自己的。
胖胖对新闻:专家:群发拜年短信,涉嫌短信批发感情的评论
对87岁的人而言,赠物质财产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年轻人硬是怀疑当中有诈,实在是还没那种高境界,
旁观者对新闻:慷慨赠财的女富豪拒绝进行精神测试的评论
我曾经在一个专门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机构旁听,有个学生一开始不断的叫“教室太小闷死了要崩溃了”,上了几堂课后这学生说“教室其实还挺好的”,看来学习咨询师本身也可以调节心理
娃娃对新闻:心理咨询师:一个神圣、时尚、高阶层的新兴职业的评论
想参加塔罗心理沙龙,请登陆www.eap.org.cn或拨打电话021-52560800
谐心坊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原来以为塔罗牌就是算命呢,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TT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很精彩
匿名人士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这个文章是否太过矫情?这也叫经济适用型生活,就因为坐了经济舱?摆明了是一篇炫耀自己的文章。BS这个女人。
匿名人士对新闻:张怡筠:经济适用型生活的幸福秘诀的评论
好像没有说到如何越吵越爱哇!
匿名人士对新闻:夫妻吵架如何越吵越爱的评论
很动人的爱情故事
shaw对新闻:糯米团之恋的评论
90后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他们个性张扬,喜欢吸引大众目光,这背后需要考虑的其实有很多,不单单是他们的问题,还有各种环境……
M对新闻:“另类自拍”源于“表现自我”的评论
大姐~~~您老狠的~~~~
王健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我骂起来比男生还要凶那~~~~
Maggie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说个脏话还有这么多道理~~~~~你狠~~~~~
稽金平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我家孩子很皮这么办~~~~~
maggie对新闻:教子心得:如何利用孩子的错误施展家庭教育的评论
我属于什么型噢=。=
solo对新闻:五大妙招教你改善职场心态应对经济寒冬的评论
我属于焦虑性噢>_<
rock对新闻:五大妙招教你改善职场心态应对经济寒冬的评论
呵,我咨询的当事人里这种人很多,都挺成功的。我得让他们读这篇文章
咨询师对新闻:关掉大脑里自我怀疑的声音的评论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要注意的是:怎么提醒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还知道尤其是用这些道理
润轩对新闻:如何掌控自己的消极情绪?的评论
不确定很折磨人,但生活的精彩和美也就源于此。年轻人恋爱中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将牵手但还不知能否牵手的时刻,婚姻、工作大抵如此。只是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事后才知道的。
润轩对新闻:当生活中的不确定感向你袭来……的评论
喜欢你的文章!!
小猫对新闻:爱情即时贴的评论
小小年纪,却要提前承受大人的烦恼
匿名人士对新闻:恺撒出走(III)的评论
装痴呆?!可怜的孩子
匿名人士对新闻:恺撒出走的评论
表面过分张扬的女人很可能内心很没有安全感,这就是她们要找个“猪头”的原因
匿名人士对新闻:爱上棉花糖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