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如何激发创造力?
- Steve发布于 2013/11/3 17:58:50 | 7830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FT中文网 关键词:企业管理 企业 创造力
-
创造是人类大脑最为神秘的活动之一。尽管从哲学家到神经学家的各类学者一直都在研究,但我们仍然远未明白创造力是什么,或者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企业总是希望聘用具有创造力的人,这不仅仅是为了研发和创新等活动,而且还要他们作为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来解决复杂的日常管理问题。但由于缺乏对创造力的理解,企业很难对这些人进行有效管理。他们的精力和产出大多被浪费了。
按照大卫•伯克斯(David Burkus)在其著作《创造力神话》(The Myths of Creativity)中的说法,围绕创造力的课题出现了一种神话色彩。他发现这种神话化可以追溯至古希腊人。古希腊人相信,创造力源于神灵,只有神青睐的少数几个人才能获得。这些被神眷顾的人成为社会的“创造者”,是其他人仰慕的英雄。
伯克斯表示,现在我们仍相信这些神话。我们仍然相信天赐灵感,当某人有了一个极好的想法时,就是“灵感闪现的时刻”。
我们也相信,具有创造力的人是孤独的、真正的天才,他们最好的创意都是在孤独状态下想出的。我们还相信,伟大的想法始终会得到认可。
伯克斯是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奥罗罗伯特大学(Oral Roberts University)的管理学助理教授。他指出,这些想法全都是错误的。在对创造力天赐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之后,他用结构紧凑的10个章节驳斥了关于创造力的主要神话传说。
从来没有灵感闪现的时刻;真正的创造是一种反复的过程,通常是在现有想法基础上的缓慢渐变和发展。具有创造力的人很少能在孤独状态下实现旺盛的创造;实际上,团体比个人更擅长创新。伟大的想法并不总是能在最初得到认可;许多想法需要多年以后才能获得重视,还有些想法则湮灭无闻。
伯克斯还指出了企业为创造力提供激励的无效,他说,没有证据表明此类努力导致了更多的创新。具有创造力的人受到工作本身的激励——他们发现自己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外部激励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相对较小的角色。他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为他们提供他们想要做、能够获得满足感的工作即可。
他还认为,快乐的工作场所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普遍被认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但实际上它们可能会成为抑制因素。他写道:“过分强调团结……实际上会损害一个团队的创造力。它可能降低创意的多样性,使得那些拥有独特视野的人进行自我反省,而不敢冒不被当作团队一份子的风险。”
具有创造力的人也普遍认为,创造力需要自由,伯克斯同样不认同这种说法。他写道,相反,需要给具有创造力的人一些障碍去突破。如果给他们完全的自由,他们往往就会漫无目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给他们设置障碍,他们就会努力征服障碍。
这本书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人入胜。许多人可能不同意伯克斯的某些结论,但他至少迫使我们去质疑某些普遍接受的观点。
然而,他引用的绝大多数的创造性例子都是美国的,比如Post-it、PayPal和Gore-Tex。
这一点令人失望。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已经证明自己富有创造力,有时创新方式不同于美国企业。没有承认这些差别是这本书的主要不足,否则它会更令人感兴趣。
英国《金融时报》 摩根•威策尔 译者/邹策
- 美国在线学习网站多语言扩张<<上一篇 下一篇>>华人父母到哪儿都累
精彩评论
补充一句:当然,有人会驳斥说,刨去ABCD,心态最重要,哈哈~果不其然。
子悦对新闻:分析:全球商学院排名新趋势的评论
谁说设定好时间,哪怕1年or2年or3年之后,出炉的就定规是商界精英?也要看都是些谁去读的呀~ 还是那句话:是禀赋造就了成功,还是教育塑造了精英?
子悦对新闻:分析:全球商学院排名新趋势的评论
时间太宝贵 人脉挺珍贵 花销实在贵 MBA该何去何从?
-bd-对新闻:一年制MBA好不好?的评论
"未来正在等待我们的选择"喜欢这句话
M对新闻:必要的革命的评论
你们《世界日报》天南海北的乱出,连菲律宾那种地方都会去出上一张,人家老赵到香港读个书咋啦?
不平对新闻:世界日报:赵本山花大钱读CEO值得学习的评论
商学院教出来的学生,比较能在规则系统里生存,只要来个魔术师,就足以把它们玩懵掉
旁观者对新闻:商学院对金融危机负责?的评论
看来不只是印刷错误,或者题目没有泄露出去。呵呵
曾经是出题人对新闻:联考考题出错 复旦交大MBA复试分数线大降30分的评论
根据楼上的观点,这个排行榜应该再加一个指标:收入增幅或增速
娃娃对新闻:FT全球MBA排行榜揭晓的评论
根据楼上的观点,这个排行榜应该再加一个指标:收入增幅或增速
娃娃对新闻:FT全球MBA排行榜揭晓的评论
中国大陆只有中欧一家进入,牛的。加上香港科大,中国也只有2家。复旦、交大、北大等只有在EMBA这个赚钱领域,靠所谓毕业学员的年薪才有些位置。殊不知人家进来的时候年薪已经很高了,糨糊啊。
Lu对新闻:FT全球MBA排行榜揭晓的评论
各位,自己想读什么学校就去读,别以为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的事情也会发生到你身上,无论好事还是坏事
娃娃对新闻:美国EMBA投资回报面面观(双语)的评论
不管网络如何发达,人类还是需要“真人交往”,因为人类有情感。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当网络阅读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神经活动结构时,情感表达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倒是心理学家可以研究的新领域了。
润轩对新闻:EMBA的六度空间的评论
罗马不是一天造的,贵族无法速成的
润轩对新闻:哈佛商学院百年“体检”的评论
非常想知道有没有更具体的信息呢?比如说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润轩对新闻:商学院帮校友“找工作”的评论
不知道美国的捐款是否有被贪污或滥用的
匿名人士对新闻:金融危机波及大学捐赠的评论
职业经理人就该一门心思为股东挣钱啊,要是这个本也忘了,整天拿人家的钱作陶冶性情状,还不如称之为职业陶渊明了。
润轩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也许是跳舞和游泳。吴跳得好能参加舞林大会,结识很多过气明星,说不定将来对企业有用。游泳如果能够游到1/8个费尔普斯,那就了不得了,还怕企业上不去?还怕自己成功不了?嘿嘿!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以前听说过有MBA的5项全能,除了红酒、雪茄、高尔夫之外,另二样是什么有谁知道。美女和名车?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哈哈,有趣。和尚行为分析倒是挺适合MBA的。因为学习者大多是和尚型,偶尔有个尼姑型的出了名,就像恐龙一样稀奇。其次,MBA教那些和尚去搞定的对象也是以和尚型为模型的。哈哈。
星河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大前门,很早的时候很便宜,几分钱一包,听说现在很贵,但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烟~~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MBA?是不是哈佛的MBA? 哈佛MBA就是哈尔滨佛学院和尚行为分析(Monk Behaviour Analysis)
皮蛋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妈妈、爸爸(MAMA、BABA)一共有三个字母组成,就是MBA。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MBA就是Married But Available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想起来有种宣传高尔夫的观点,说是因为玩这种运动的人多少都有些钱或权,所以若学会高尔夫就多了能接近有钱权人的机会,还大谈在美丽的高尔夫草地边谈生意的方便惬意云云。一看便知,写这种文章的人应该还是毛头小子或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徒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