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不是考英语
- Steve发布于 2013/11/4 22:18:27 | 21045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关键词:高考 英语
-
经济观察网 汤梦娟/文
高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风向标,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教改方案出台,在教育界之外,也引来不少关注,尤其是关注孩子教育的家庭。
其实,高考无论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高考要对每年毕业高中生,进行甄别与区分,把其中最具学术能力的人,选拔进入最优秀的学校,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名校,那些985、211大学;把较好的学生选拔进一本;把学习能力尚可的学生安排进入二本;而那些也许动手能力较强,但学术能力有限,又想参与高等教育的学生,送进三本、大专。。。。。。
写到这里,耳边仿佛响起了一些骂声,什么社会达尔文主义啦等等……撇开大专高职不见得就业不好这类话题,最现实的问题是:人人想进的清华北大,并非人人可进。
既然高考的主要目的是甄别与区分,那么,高考考什么内容,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考试内容要有甄别性。改变考试内容,对于减负的作用真心有限。
语文高考分数从来没有比英语低过,一直是150分,为什么家长会不重视呢?
很少听说家长会长期安排孩子补习语文,补习作文与阅读是有的,但与补习英语的人数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是为什么呢?仅仅用崇洋媚外是说不通的,要知道大部分家长为孩子补习的主要目标还是考试,而不是出国。
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在高考中的甄别作用比语文强。有数据统计:同一批孩子考语文,分数主要集中在90-110分,而英语考试的成绩则分布在60-120分。也就是说,学好英语真出成绩,作为母语的语文,补与不补对成绩的影响不那么大。
另有数据说明,英语成绩与未来就业薪酬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水平高的人平均薪酬是一般人的1.2倍,这足以让那些不需要高考、也不出国的人,有动力每年拿出几万元来培训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这些英语培训需求吸引了超过10万老外在中国当外教。
英语这么重要,既有区分作用,又有加薪作用,想通过降分来降低家长为孩子补习英语的热情,看似不太可能。
英语降分了,那么哪门学科能承担起甄别与区分的作用呢?毫无疑问地是:数学,数学本身就是比英语甄别作用更强的学科,甚至可以说是学科之王,学术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就是数学能力强,这也是那些知名中学,人大附、黄冈中学、衡水中学、西工大附中等等,最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原因。
可数学比英语更不讨好,学起来难,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更没用。写个工作总结,最多也就用个百分比,那些sin、cos、log等等,实在不怎么实用。教改没有碰到数学,但网上已经掀起数学滚出高考的呼声。
语文甄别作用小,但现在分数这么高,以后学生怎么办呢?基础题目不能出类似汉字听写大赛之类的偏难之题,所以,语文考试的加分主要在:作文与阅读这类主观题上,看来语文老师的春天来了!
高考只改革内容没有能够真正减负,那么,让高校自主招生,也行不通。一方面,现实情况是,高校自主招生已经变成比高考更残酷的考试;另一方面,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失去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一般人怎么去和那些二代、三代们竞争呢?
拼不了爹,想成功的人只能拼自己。所以,不管怎么改,还是洗把脸继续点灯学习吧。
精彩评论
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 credit report free from all 3 bureaus
web对新闻:2013年全国高考各省作文题公布,引发网友热议的评论
神州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考生多元,众口难调。让我想到,当年韦氏量表引入中国进行的多次修订,用以建立并符合本地常模。同理,一张考卷要照顾到南北迥异文化,谈何容易。退一步说,与其鼓励孩子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的那些与其生活严重脱节的考点,不如分域而测之,另外再转化标准分来得科学。另,西式教育也是近百余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干嘛就非得高考呢?“学”本就是件随时随地可发生的行为,现今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完全可以找到适合不同个体需求的资源。
子悦对新闻:“异地高考开口子,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可怕”的评论
孙见坤不能进入复旦固然令人惋惜,但媒体报道的不实夸大也让人深恶痛绝,这明显是在挑起事端
匿名人士对新闻:大学和招办,到底谁说了算?的评论
鲁迅、毛泽东、比尔盖茨都没有大学毕业,没啥了不起,大学不录用你,那是大学的损失,不是学生的损失。正好自由,若还是想感受大学氛围,可以做校漂啊!乐学网支持你!
旁观者对新闻:“最牛满分作文”作者遭遇升学尴尬引热议的评论
我一朋友被请到河南做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因为那里2名省重点高三学生自杀。另外还有浙江、江苏、安徽、广西、陕西、山东等地,好像死亡率不输给猪流感、、、、、
心理边对新闻:高考分未达本二负气离家 民警用QQ聊回女生的评论
楼上的同学不要泄气,海一点哦。也许是被卡卡弄特了吧,现在又好了,全文欣赏啦!
卡卡不弄特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也不知道你们怎么发新闻的,发到一半就断了。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就这样,让我海有什么话好说呢?
卡卡罗特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哈哈哈
匿名人士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太可爱了,这个文章可以让所有得0分的人笑出声来,让给别人0分的哭笑不得
娃娃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今天有人结婚放鞭炮,结果刚开始,不知哪里冒出一大堆家长,拼命把鞭炮踩灭,说不可以影响学生高考。新郎新娘委屈地说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大事,家长们群起而攻之说“不能因为你们的终身大事而误了我们一家的终身大事”
旁观者对新闻:家长花1.5万订3天高考房 专家:照顾过度给考生加压的评论
给孩子订这种高价房间的家长,要么是暴发户,要么自认为在孩子教育方面是失败者
旁观者对新闻:家长花1.5万订3天高考房 专家:照顾过度给考生加压的评论
现如今的高三学生都怎么啦,来例假也怕的啊,不就考个大学嘛,不多找主观原因,老是找客观原因,真没出息!
匿名人士对新闻:误认为例假期"变笨", 高考时适逢例假来别慌的评论
这不是老早语言大纲里就有的吗?
chou对新闻:【高考】上海09年语法考试将首次进入中高考命题范围的评论
你们就这样恶搞吧,中国足球被你们玩趴了,现在又开始玩起中国教育了,小心一点把大腿玩掉了!!!同时庆幸,没生在那地,那时!
皮蛋对新闻:考生姓名不能超过四个汉字?胡闹!的评论
四个汉字似乎过于苛刻了吧,但是。。。。我国汉族户籍人口中最长的姓名达到了15个字。。。。我寒~~~这到底还是在起人名吗?
PP对新闻:考生姓名不能超过四个汉字?胡闹!的评论
教育部门真不要脸!作为吃纳税人饭官员,居然还要从这种事情上抠老百姓本已瘪塌的钱包,应该建议政府取消这种烂肚肠的做法!
匿名人士对新闻:168查分学校昧良心窃考生财的评论
写这个文章的大概是个记者吧,有点愤青味道,只是下次记得采用的数据要更新一下,别用好几年前的数据来说明现在的事情(都08年底了,还在用05年的数据)
匿名人士对新闻:扩招50万人决策只用10来天的评论
我觉得这些题目不仅在考学生,更是在考考官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港大面试题给中学教育的启示的评论
一门心思奔大学或名校,不容易啊!就是不知道是孩子的意思还是家长的意思。记者怎么这也不采访清楚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今年复读生占高考报名15% 杜绝复读难的评论
考考大家的应变能力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
匿名人士对新闻:10年换5方案 考生成中国高考的"小白鼠"的评论
中职就业率这么高? 那还读大学做什么啊,什么都学不到不说还浪费青春 把他们的平均工资和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拿出来比比就知道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96% 今夏报考继续升温的评论
对外地生源是好了,对本地生源就惨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在沪部属高校将减招本地生源 降至30%以内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