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析"高考后":破解四种类型的不健康心理
- shaw发布于 2009/6/12 18:29:15 | 5115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心理 高考 心理调适
-
六成考生考后“焦虑”
据心理专家不完全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
在高考后的6—8月三个月内,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和获知,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心理冲突,出现生理紊乱现象。有一些考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陷入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这时的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一些性格内向的考生,还可能由于过分焦虑、恐慌、烦躁等而做出极端的事。
据了解,很多考生被发现有心理障碍时,往往是已进入了抑郁期,抑郁的治疗比一般的心理障碍困难。因此家长要及早发现学生异常心理的苗头,尽早释放考生心中的不快,让考生在上大学之前,拥有健康的心理及体格,以应对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
存在四种类型的不健康心理
●放纵型心理
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因此毫无节制地玩。
陈国泰是去年高中毕业的学生,目前正在天河区某高校就读。据他回忆,在去年高考考完最后一科后,他先是与同学狂欢了一夜,接着下来的几个星期,他不断放纵自己:喝酒、上网、睡懒觉、外出旅游等。他当时认为,终于等到了解放的时候,应把压抑了多年的欲望全都释放出来。他已经无暇顾及自己到底考得怎么样,生活规律全被打破。
有些家长面对这些行为,虽心感不妥,但都会纵容,使此类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有些考生还就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陈国泰提到自己进入大学后,因暑假的过度放松,一度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特别在军训的那段时间,因生物钟没调整过来,他吃了不少苦头。
●抑郁型心理
抑郁型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前年毕业的叶志宁就是典型的抑郁型心理学生。他在考完试之后情绪非常低落,整天都关在家里哪里都不去。父母去上班,家里只剩他一个的时候,他便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考试时的情景,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着高考题目,想着那道做错的题,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事实上证明叶志宁确实是发挥不好,家里人为他东奔西跑,最后自费到香港城市大学上学。而就算去到好的学校,叶志宁还老是不开心,他总担心香港同学会看不起他。
●茫然型心理
茫然型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对于相当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随着压力的释放,会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现在在天河五山一家高校就读的阮丹丹去年在高考结束后,美美地睡了几天,把长期缺失的睡眠补了一下。但过了几天,丹丹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无所适从,时常茫然不知所措。脱离了考题的日子,丹丹觉得自己的智商降到最低点,思维也变得迟钝起来。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云消雾散,现在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丹丹的几个同学,都有这种感觉。
阮丹丹将这种心理带到了大学,一开始她是每个社团都有兴趣参加,但一两天后发现没有动力支持,于是她整天猫在宿舍上网,将茫然进行到底。
●焦虑型心理
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
前年高考的阮妙玉现在进入了中山大学,她回想起高考后的那段时间,大谈“难熬”!首先她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会考个不错的学校,但她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利怎么办。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她实在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过问考得怎么样,让她越发焦虑、烦躁,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
专家观点:
高考后学生易现心理问题,需学会自我调节。考后心态和身体调整同样重要,考生在休息的同时,切莫放松过度。
高考后两周是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在高考结束到入学<
- 爱情需要经营:情侣间的好习惯<<上一篇 下一篇>>频繁染发或会带来致命疾病
精彩评论
僵乎--心理学,这学科本就浆糊。
匿名人士对新闻:乐嘉的心理江湖的评论
正是有了风险偏好及风险规避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异,才有了交易市场存在的空间。
懂了对新闻: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运用在经济决策分析中的评论
不错
路过对新闻:华师大心理学院推出音乐心理剧工作坊的评论
性别不在两腿之间,而在两耳之间。发人深省!
匿名人士对新闻:他是女生的评论
梦见打人意味着什么呢?还有,在梦里和已故的亲人说话?
胖胖对新闻:男女噩梦有差异,五种最常见的噩梦有何含义的评论
补充:笑也是人类最容易识别的表情,相比于哀、厌等。
润轩对新闻:“笑”中有学问:一种社会性反应,动物也笑的评论
这种测试的原理是:无意识的目光游移常常意味着心思不定,游移越厉害心思越困扰不定。若游移,就会觉得这幅图在动。问题是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可能游移或者漂移的,因为我们的眼球是靠6根肌腱悬空在眼框里的。
润轩对新闻:据说小孩看这幅图片是不动的的评论
最好的拜年短信是“祝XXX(机主的称呼)新年快乐”然后后面有落款。这样保证:不是批发、朴实无华、让收信人觉得这个短信的确是给自己的。
胖胖对新闻:专家:群发拜年短信,涉嫌短信批发感情的评论
对87岁的人而言,赠物质财产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年轻人硬是怀疑当中有诈,实在是还没那种高境界,
旁观者对新闻:慷慨赠财的女富豪拒绝进行精神测试的评论
我曾经在一个专门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机构旁听,有个学生一开始不断的叫“教室太小闷死了要崩溃了”,上了几堂课后这学生说“教室其实还挺好的”,看来学习咨询师本身也可以调节心理
娃娃对新闻:心理咨询师:一个神圣、时尚、高阶层的新兴职业的评论
想参加塔罗心理沙龙,请登陆www.eap.org.cn或拨打电话021-52560800
谐心坊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原来以为塔罗牌就是算命呢,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TT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很精彩
匿名人士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这个文章是否太过矫情?这也叫经济适用型生活,就因为坐了经济舱?摆明了是一篇炫耀自己的文章。BS这个女人。
匿名人士对新闻:张怡筠:经济适用型生活的幸福秘诀的评论
好像没有说到如何越吵越爱哇!
匿名人士对新闻:夫妻吵架如何越吵越爱的评论
很动人的爱情故事
shaw对新闻:糯米团之恋的评论
90后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他们个性张扬,喜欢吸引大众目光,这背后需要考虑的其实有很多,不单单是他们的问题,还有各种环境……
M对新闻:“另类自拍”源于“表现自我”的评论
大姐~~~您老狠的~~~~
王健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我骂起来比男生还要凶那~~~~
Maggie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说个脏话还有这么多道理~~~~~你狠~~~~~
稽金平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我家孩子很皮这么办~~~~~
maggie对新闻:教子心得:如何利用孩子的错误施展家庭教育的评论
我属于什么型噢=。=
solo对新闻:五大妙招教你改善职场心态应对经济寒冬的评论
我属于焦虑性噢>_<
rock对新闻:五大妙招教你改善职场心态应对经济寒冬的评论
呵,我咨询的当事人里这种人很多,都挺成功的。我得让他们读这篇文章
咨询师对新闻:关掉大脑里自我怀疑的声音的评论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要注意的是:怎么提醒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还知道尤其是用这些道理
润轩对新闻:如何掌控自己的消极情绪?的评论
不确定很折磨人,但生活的精彩和美也就源于此。年轻人恋爱中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将牵手但还不知能否牵手的时刻,婚姻、工作大抵如此。只是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事后才知道的。
润轩对新闻:当生活中的不确定感向你袭来……的评论
喜欢你的文章!!
小猫对新闻:爱情即时贴的评论
小小年纪,却要提前承受大人的烦恼
匿名人士对新闻:恺撒出走(III)的评论
装痴呆?!可怜的孩子
匿名人士对新闻:恺撒出走的评论
表面过分张扬的女人很可能内心很没有安全感,这就是她们要找个“猪头”的原因
匿名人士对新闻:爱上棉花糖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