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安德烈亚斯?施莱歇(Andreas Schleicher),这位性格温和的德国人即便在奥迪(Audi)的广告中扮演一位可靠的工程师也不会显得不搭调,但他是全球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爬藤族”,就是指卯足了劲儿把美国长春藤盟校作为大学申请目标的人群,华人子弟是其中的一支生力军。在加拿大是没有高考这一说的,孩子们读到12年级,申请大学时提供11年级和12年级第一学期成绩就可以了,不需要一考定终身。
11月20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办法》显示,父母一方符合社保等条件即可,租房符合一定条件的也可以算作稳定住所。
其实,高考无论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高考要对每年毕业高中生,进行甄别与区分,把其中最具学术能力的人,选拔进入最优秀的学校,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名校,那些985、211大学;把较好的学生选拔进一本;把学习能力尚可的学生安排进入二本;而那些也许动手能力较强,但学术能力有限,又想参与高等教育的学生,送进三本、大专。。。。。。
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这让韩国学生近乎绝望,有人甚至选择自杀。韩国最好的大学专业录取名额非常有限,而获录取则被视为拥有成功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
中新网6月7日电 2013年全国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约912万名考生走进考场。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打鸡血的教育: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喊声震天#“为了爹娘,为了自己,拼了”“目标清华当仁不让,理想北大美梦成真”“清华北大,我来了”“蟾宫折桂决战一三”“燕赵大地,二中最强”
10月25日上午,非京籍家长再次来到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反映尽快放开“异地高考”的诉求。自国务院8月底批复教育部等四部委制定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后,一些非京籍家长已到教育部呼吁出台政策转向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落实。
上海高考第二批本科录取从昨天正式开始,7月24日22时,考生可查询第二批本科已填报志愿录取结果,7月27日22时,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录取结果提供查询。
文科:第一批(本科)438;第二批(本科)379;理科:第一批(本科)423;第二批(本科)342。
2012年6月8日下午5时,这对全国900万高考学生来说,高考或者人生就在这一时点就定格了。但是对众多过了高考这个关口的“老学生”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
6月7日,新安晚报邀请了4位在合肥留学(微博)的“老外”挑战中国高考(微博)作文。虽然他们表示读完题目有些糊涂,但仍勇敢地接受了“任务”,给出了颇具各国特色的“梯子摆放方式”。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外国留学生是“怎么放梯子”的吧!
2012年高考今天拉开帷幕,作文作为每年重头戏广受关注。今年的高考,各种“坑爹”、“给力”考题频频出现,新浪微博上爆出的乌龙考题也是一大亮点,球迷口味的《论马刺夺冠历程》、超炫民族风口味的《你是天边的一朵云彩》等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高校招生分配名额失衡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教育部和高校之间利益交换的“名利场”,而被高考决定着命运的考生,却没有任何发言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宣布,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将于6月7日至8日进行,近5.5万名考生参加。全市共设考区20个,其中考点93个、考场2327个。
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中,出国的优秀生的比例已平均约10%~20%,高的甚至达到30%~40%。如果再加上名校高中的国际课程班,一些名校出国的优秀生比例已经超过了50%。不少优秀学生从高一时就把目标直指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顶级名校。
广东之前,已有山东正式发布了异地高考改革方案。湖南也表示,将在年内出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安徽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制定之中。如果算上此前半路夭折的湖北,至少已有五个省份开始着手解决异地高考难题。
“6月底就要分班了,你看孩子成绩那么好,真是很难抉择。”张建党拿着一张红色的表扬榜给记者看,这是孩子上高一以来第三次大考的成绩。在这张表扬榜上,他儿子张图的名字出现了三次,分别是班级第一、年级第五和化学单科第一。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发布消息称,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做好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规定,经审定,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转发了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工作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三校生可于今天9时到明天16时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进行高考网上报名。
再往前几天,3月1日,一封名为《九万随迁子女家长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一封公开信》曝光。信里写道:“没有时间表的研究过程让我们心急如焚,孩子们等不起,更不能被耽误,被抛弃!我们呼吁尽快‘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部分考场甚至只有十多人参加考试,面对春考成“鸡肋”的质疑,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表示,春考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给学生提供多次入学机会,如果取消春考,将会让考生失去一次机会,因此上海一直在坚持春考。
香港的高校首次在内地揽获如此多位“状元”。而此时,内地的名牌大学却正为“掐尖”陷入恶战。前不久,一场以复旦和上海交大为主角的招生口水战刚刚落幕。
绝大多数的高中生上完高一后就面临着高中文理分科,是读文科还是理科?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其实,文理分科才是问题纠结的开始,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以及如何更好衔接未来的就业更是使学生和家长头痛不已的大事。
国家对海军唯一依托哈工程的海军国防科技和国内一枝独秀的海洋高新技术的战略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大都要持久。拥有前身哈军工约一半师资力量的哈工程,必将四海名扬,实力和知名度会急剧攀升。其爆发实力指数实在当之无愧居中国最具有爆发力十所大学之首。
网络上,一则名为“复旦自主招生面试资料大全”的帖子及视频短片很受追捧,很多人都在照此准备。对此,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丁光宏指出,网上视频资料只是相关的培训机构的揣测。他强调,刻意培训的痕迹逃不过面试官的“火眼金睛”。复旦官方给出的建议是:不要陷入所谓的“攻略”或是“面经”的误区,真实表现自己就好。
北京大学招生办前晚在其网站上对2011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名单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上海4所中学的校长推荐了4名学生“入围”,4名学生均为“优秀+特长”型综合素质高的“种子选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告慰钱老在天之灵!”这是昨天南科大在首次复试现场门口摆放的标牌。昨天,备受关注的南科大迎来了首批16名考生,这其中包括已经在该校就读的10岁男孩苏刘溢等3名山东泰安孩子。考题均为朱清时、张景中、陈应天等大师亲自拟出,其中绝大多数的考题并无标准答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昨天谈及目前引发社会关注的自主招生联考的怪现状时,批评说,自主招生联考是对教育的“背叛”,联考造成了新的不公平,教育改革误入歧途。
进入2010年11月,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那些穿着中学校服的孩子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多了两个——“北约”、“华约”。这时,如果你以为他们谈论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是华沙公约组织,那么抱歉,你OUT了。
精彩评论
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 credit report free from all 3 bureaus
web对新闻:2013年全国高考各省作文题公布,引发网友热议的评论
神州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考生多元,众口难调。让我想到,当年韦氏量表引入中国进行的多次修订,用以建立并符合本地常模。同理,一张考卷要照顾到南北迥异文化,谈何容易。退一步说,与其鼓励孩子死记硬背不知所云的那些与其生活严重脱节的考点,不如分域而测之,另外再转化标准分来得科学。另,西式教育也是近百余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干嘛就非得高考呢?“学”本就是件随时随地可发生的行为,现今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完全可以找到适合不同个体需求的资源。
子悦对新闻:“异地高考开口子,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可怕”的评论
孙见坤不能进入复旦固然令人惋惜,但媒体报道的不实夸大也让人深恶痛绝,这明显是在挑起事端
匿名人士对新闻:大学和招办,到底谁说了算?的评论
鲁迅、毛泽东、比尔盖茨都没有大学毕业,没啥了不起,大学不录用你,那是大学的损失,不是学生的损失。正好自由,若还是想感受大学氛围,可以做校漂啊!乐学网支持你!
旁观者对新闻:“最牛满分作文”作者遭遇升学尴尬引热议的评论
我一朋友被请到河南做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因为那里2名省重点高三学生自杀。另外还有浙江、江苏、安徽、广西、陕西、山东等地,好像死亡率不输给猪流感、、、、、
心理边对新闻:高考分未达本二负气离家 民警用QQ聊回女生的评论
楼上的同学不要泄气,海一点哦。也许是被卡卡弄特了吧,现在又好了,全文欣赏啦!
卡卡不弄特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也不知道你们怎么发新闻的,发到一半就断了。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就这样,让我海有什么话好说呢?
卡卡罗特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哈哈哈
匿名人士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太可爱了,这个文章可以让所有得0分的人笑出声来,让给别人0分的哭笑不得
娃娃对新闻: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选登的评论
今天有人结婚放鞭炮,结果刚开始,不知哪里冒出一大堆家长,拼命把鞭炮踩灭,说不可以影响学生高考。新郎新娘委屈地说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大事,家长们群起而攻之说“不能因为你们的终身大事而误了我们一家的终身大事”
旁观者对新闻:家长花1.5万订3天高考房 专家:照顾过度给考生加压的评论
给孩子订这种高价房间的家长,要么是暴发户,要么自认为在孩子教育方面是失败者
旁观者对新闻:家长花1.5万订3天高考房 专家:照顾过度给考生加压的评论
现如今的高三学生都怎么啦,来例假也怕的啊,不就考个大学嘛,不多找主观原因,老是找客观原因,真没出息!
匿名人士对新闻:误认为例假期"变笨", 高考时适逢例假来别慌的评论
这不是老早语言大纲里就有的吗?
chou对新闻:【高考】上海09年语法考试将首次进入中高考命题范围的评论
你们就这样恶搞吧,中国足球被你们玩趴了,现在又开始玩起中国教育了,小心一点把大腿玩掉了!!!同时庆幸,没生在那地,那时!
皮蛋对新闻:考生姓名不能超过四个汉字?胡闹!的评论
四个汉字似乎过于苛刻了吧,但是。。。。我国汉族户籍人口中最长的姓名达到了15个字。。。。我寒~~~这到底还是在起人名吗?
PP对新闻:考生姓名不能超过四个汉字?胡闹!的评论
教育部门真不要脸!作为吃纳税人饭官员,居然还要从这种事情上抠老百姓本已瘪塌的钱包,应该建议政府取消这种烂肚肠的做法!
匿名人士对新闻:168查分学校昧良心窃考生财的评论
写这个文章的大概是个记者吧,有点愤青味道,只是下次记得采用的数据要更新一下,别用好几年前的数据来说明现在的事情(都08年底了,还在用05年的数据)
匿名人士对新闻:扩招50万人决策只用10来天的评论
我觉得这些题目不仅在考学生,更是在考考官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港大面试题给中学教育的启示的评论
一门心思奔大学或名校,不容易啊!就是不知道是孩子的意思还是家长的意思。记者怎么这也不采访清楚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今年复读生占高考报名15% 杜绝复读难的评论
考考大家的应变能力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
匿名人士对新闻:10年换5方案 考生成中国高考的"小白鼠"的评论
中职就业率这么高? 那还读大学做什么啊,什么都学不到不说还浪费青春 把他们的平均工资和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拿出来比比就知道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96% 今夏报考继续升温的评论
对外地生源是好了,对本地生源就惨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在沪部属高校将减招本地生源 降至30%以内的评论